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们因自身选择的专业不同所参加的考试科目也是有所不同的。本文重点为帮助参加教育理论科目考试的考生们检测自我学习的效果,下面为大家收集重要知识点的简答题供大家练习。
1.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
A.反射
B.反馈
C.反映
D.反应
【参考答案】A
2.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参考答案】B
3.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地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参考答案】D
4.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 )
A.记忆表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参考答案】C
5.“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引起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A
6.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 )
A.需要
B.理想
C.兴趣
D.信念
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和动作结构的( )
A.展开性
B.简缩性
C.稳定性
D.整体性
8.高级神经活动强、平衡、不灵活,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9.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 )
A.晶体特质和液体特质
B.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C.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0.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是( )
A.支持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宣泄疗法
D.领悟疗法
11.“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体现的印象形成效应是( )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倾向
【参考答案】D
12.教师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表扬或者批评。这种强化方式体现了班都拉提出的( )
A.间断强化
B.替代强化
C.直接强化
D.自我强化
【参考答案】C
13.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宁
B.克鲁普斯卡娅
C.凯洛夫
D.马卡连柯
答案:D
14.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C
15.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 )A.文法、算术、天文
B.文法、修辞、辩证法
C.哲学、算术、音乐
D.辩证法、几何、音乐
答案:B
16.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增强学生体质
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答案:A
1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D
18.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 )
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答案:B
1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A
2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合作教学
B.复式教学
C.设计教学
D.分组教学
答案:B
21.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答案:A
22.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参照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